滬江網(wǎng)專訪莎士比亞國際論壇:跨越時空的莎翁意義
2011年10月14日至16日,上海國際莎士比亞論壇在東華大學順利舉辦。滬江網(wǎng)記者作為與會媒體、應邀參與了這次英語學術界的盛會。
本次國際莎士比亞論壇由東華大學外語學院組織召開。邀請了包括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英國莎士比亞故居托管會、美國芝加哥大學、日本筑波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總共45所學術機構(gòu)參與,超過50名國內(nèi)外專家學者到場。據(jù)東華大學外語學院英語系主任趙明煒老師介紹,本次論壇的討論主題包括了“莎士比亞的跨時空意義”、“莎士比亞與中國”、“莎士比亞作品跨文化研究”等多個方向,領域跨越了文學、戲劇、翻譯、傳播等學科。旨在研討莎士比亞作品、并推廣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作為英國文學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在歷代、各地都有無數(shù)追捧者。而他的作品對我們普通的英語學習者而言有什么樣的意義?在當代,莎士比亞是否還值得一讀?又該如何去讀?——就這些網(wǎng)友關心的問題,記者訪問了復旦大學莎士比亞研究專家張沖教授。
張沖教授從1982年開始研究莎士比亞,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時間。在他眼里,莎士比亞的作品會隨著讀者閱歷的增長、研究的深入而不斷涌現(xiàn)出新的魅力。大部分人一開始接觸莎士比亞,總是被他作品中的情節(jié)和語言所吸引;而當讀者進一步了解,就會發(fā)現(xiàn)莎翁真正吸引人之處超越了這些表層的東西。更體現(xiàn)在他設計的情節(jié)背后所反映出的社會涵義、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對文化的深層解讀等等。而更有趣的是,這些解讀中有很多都可以在當下你所處的時代、文化和地域中找到投射。所以莎翁真正厲害之處,跨越時空的預見力。
張教授說:“歷史上有很多文學作品可能在當時的年代是受歡迎的,但卻不能持久。能解讀一個時代、卻不能延續(xù)。而莎士比亞恰恰相反?!?/p>
對于當代學生來說,看慣了美劇日劇,長期被“狗血”的復雜情節(jié)洗禮,對莎翁作品中的情節(jié)可能已經(jīng)有了“免疫力”。再加之古英語與現(xiàn)代英語的差別,也可能會影響他們對莎士比亞的欣賞。而在這種形式下,張教授依舊認為閱讀莎士比亞有“現(xiàn)實”意義——那就是能幫助你更精準地判斷通俗作品的好壞。最直接的說法:能提升你的品位。
張教授本人對日劇頗為喜愛,他發(fā)現(xiàn)在很多好的日劇作品當中也能找到莎士比亞的影子。比如米倉涼子主演的壞人三部曲中的《壞人們》一片中,主角扮演的護士在殺人后有一個反復洗手的動作?!叭绻阕x過莎士比亞,”張教授興奮地說,“你立馬就會回想起《麥克白》劇中夫人夢游洗手那一模一樣的情景!”——通過這個看似簡單、卻隱含著復雜心理敘述的情節(jié),莎士比亞、當代劇作者和讀者立刻被一條看不見的時空線串聯(lián)到一起。而這樣的情景設置也立馬提升了整部日劇的品味。
那么既然莎士比亞的作品如此值得一看,普通讀者應該如何入手呢?張教授為我們推薦了兩種辦法:
其一,你可以選擇《莎士比亞選讀》,從大量了解莎士比亞作品中的精華部分入手。培養(yǎng)自己對莎翁作品的興趣和熟悉程度。等到有一定了解之后再選擇某一本特定作品精讀;
其二,你也可以直接從某一本莎翁作品開始,直接進行精讀。不過張教授提醒大家,精讀的意思是要實實在在把每一個句子都讀懂,了解背后的文化含義,可不僅僅是看個故事梗概就好了。如果一定要推薦某一部作品,張教授認為《哈姆雷特》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不妨就從它開始。
本次上海國際莎士比亞論壇是一次學術界的盛會,但對普通英語學習者同樣有深遠的意義。了解英語文化從莎士比亞開始,論壇無疑為宣傳莎士比亞做出了積極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