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陽歷12月25日是圣誕節(jié),圣誕節(jié)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西方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jié)。圣誕節(jié)主要源于西方,中國是沒有這個節(jié)日的,不過漸漸的也流行起來了。圣誕節(jié),最令人期待的就是能在圣誕夜美美地吃上一頓圣誕大餐,圣誕節(jié)的全球化讓世界各地的美食都充滿了圣誕氣息,不同的國家也有標志性不同的美食。

英國

? ? 在英國圣誕大餐極其豐富,包括燒豬、火雞、圣誕布丁、干果餡餅等。據(jù)說吃圣誕火雞這個風俗,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一般英國家庭都喜愛自行烹調(diào)火雞,將大量的蔬果如甘筍、西芹、洋蔥、栗子等,塞進十來磅的火雞肚子里,再在表層抹上多種香料,然后才放入焗爐烤。傳統(tǒng)的圣誕布丁非常甜,吃一小角已心滿意足了!圣誕布丁亦是傳統(tǒng)食品。

法國

? ? ?樹干似的蛋糕Buchedenoel,便是著名的法國圣誕美食。還未發(fā)明電力以前,法國人以一棵好柴作為圣誕禮物。法國人天性浪漫,連美食的起緣也浪漫過人:從前有一個買不起圣誕禮物的年青人,在森林撿了一段木頭送給情人,不但贏得芳心,而且從此平步青云。因此,樹干蛋糕也成為祝愿來年好運的象征!

丹麥

? ? ? 當圣誕晚餐開始時,人們必須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才能開始吃別的東西。如果誰能吃到那枚唯一完整的杏仁,誰將是來年運氣最好的一個人,通常大人們會將這枚杏仁放在最小的孩子的碗里讓他們高興。

美國

? ? ?相傳,傳統(tǒng)圣誕大餐火雞就源于美洲,而在感恩節(jié)和圣誕節(jié)這兩個大日子,火雞更是不可缺少的傳統(tǒng)食品。在美國,圣誕晚餐中還有一樣特別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層奶油,并放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別有滋味。有的還習慣在圣誕晚宴的餐桌上擺一只烤乳豬,英美等國人們還往往喜歡在豬的嘴里放一只蘋果,據(jù)說這個習慣源于一些大家庭,因為只有大家庭才有可能吃得了一頭豬,后來一些講究排場的人在圣誕請客時便紛紛效仿。

德國

? ? ?德國人也相當重視圣誕,人們會在圣誕當晚趕回家里用膳。德國最著名的圣誕食品是姜餅Lebkuchen。這是是一種介乎于蛋糕與餅干之間的小點。傳統(tǒng)的姜餅,以蜂蜜、胡椒粒為材料,又甜又辣,口感刺激?,F(xiàn)在的姜餅都經(jīng)過改良,外面灑上一層糖霜,不但口感豐富,外型也相當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