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

新高考“軟著陸”

楊國榮(中學高級教師)

近兩日,時有學生及家長問到對《考試說明》的看法,我認為:變化中見穩(wěn)定??忌杓氉x《考試說明》,辨識其中的變化,全面復習,重點突破。

最直觀的變化是在試卷結構方面?!犊荚囌f明》將去年第Ⅰ卷的語基部分合并入第Ⅱ卷中,因而第Ⅰ卷全是閱讀題,由現代文閱讀(包括一般論述類文章閱讀和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古代詩文閱讀(包括常用的名句名篇默寫、淺易文言文閱讀和古代詩歌鑒賞)兩大板塊構成,用以考查考生閱讀、理解和鑒賞中外文章及文學作品的能力,即輸入信息能力;第Ⅱ卷全是表達題,由語言文字運用和寫作兩大板塊構成,用以考查考生語言文字的辨識和運用能力,即輸出信息能力。

系列性的變化在考試內容能力要求及其試題題型方面。在考試內容上,除了必修課程“語文1”至“語文5”五個模塊,還增加了選修課程中的散文和小說部分,且選修課程占分比例約為15%(約22分左右)。在考試能力要求上,新增了“探究”能力。與此對應的是試題類型上的變化,在原有的選擇題、填空題、古文翻譯題、簡答題和寫作題5種題型上,新增了“論述題”。此外,現代文閱讀的比分由原約占21%升至23%(增加3分)。這些變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語文試題的區(qū)分度,有利于促進考生語文學習。

有示范價值的變化在題型實例方面。與試題結構相一致,題型實例是按(一)現代文閱讀、(二)古代詩文閱讀、(三)語言文字運用和(四)寫作順序編排的。選題有新變化,集中表現在“閱讀一般論述類文章” 所選示例上,9題都是選擇題,沒有去年的簡答題;“閱讀文學類文本”中關于“探究”能力的考察,所選示例3題,都是新課改區(qū)去年高考試題,文體全是中外短篇小小說,如《侯銀匠》(中國)、《二十年以后》(美國)和《鳥米》(俄國)。

《考試說明》雖然有以上一些變化,但作為高三師生還應看到穩(wěn)定的大局。此外,試卷結構的調整,符合高中語文新課改精神,符合高中語文考試以閱讀和寫作能力為核心這一要求,符合高中語文考查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相統(tǒng)一的原則,相信經歷新課改三年教學活動的 2009屆學生,應該有實力承受住這種“變化中見穩(wěn)定”軟著陸式的沖擊的。

滬江口語資料“絕密版” 免費贈送活動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