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印象中,英語專業(yè)的同學經(jīng)過四年的語言學習,段落翻譯應該不在話下。然而很多同學在英語學習中忽略了對漢語的學習,因而在對漢語詞語和句子的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可笑的問題。下面,本文將對一些典型錯誤進行剖析。

(1) 因為漢語功底不扎實而造成錯誤理解的問題。

這種錯誤主要出現(xiàn)在對一些不能夠從字面上推測意義的習語上,例如對“寒暄”、 “破天荒”、 “干脆”等詞語會產(chǎn)生錯誤的理解。將“寒暄”譯成了“coldly talk for a while”,

其次,學生還會出現(xiàn)斷句的錯誤。由于漢語語言的習慣,漢語句子在斷句問題上并不嚴格,因此對句子的停頓很多情況下完全取決于讀者的語感。學生對此往往認識并不充分,不敢果斷斷句,以為原文中的一個長句一定要用英語的一個長句來表達,因而出現(xiàn)跟原文風格不一致的譯文,甚至在組織譯文語言的時候出現(xiàn)很多語法錯誤。例如,2000年專八考試中,第一句話是“世界上第一代博物館屬于自然博物館,它是通過化石、標本等向人們介紹地球和各種生物的演化歷史”。很多同學用which這個關(guān)系代詞來形成了一個結(jié)構(gòu)很復雜的主從復合句,但是在組織這個句子時出現(xiàn)很多錯誤,造成修飾關(guān)系不明的情況。如果我們果斷斷句,,就可以避免語法錯誤。

此外,斷句的錯誤還表現(xiàn)在詞組間關(guān)系的斷定上,比如,“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shù)”,后者“科學”和“技術(shù)”之間是一種并列關(guān)系。很多同學把這兩個短語分別譯成了“science and knowledge”和“scientific technology”。

(2) 對原文的理解還需要結(jié)合一定的背景知識。

例如95年專八考試漢譯英試題中提“奧斯汀”這位作家,如果我們不熟悉這位作家,我們就可能連她的姓氏如何拼寫也不知道。再比如說,“我的導師是亞裔人”(1998年專八考試),不能簡單地翻譯成“My tutor is an Asian”,因為所謂“亞裔”,是指亞洲的血緣,但并沒明確國籍,根據(jù)上下文,卻應該是美國國籍,因此這句話應該翻譯為“My tutor is an Asian American.”,同樣的道理,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現(xiàn)的“除有一名來自德國外,其余5位均是亞裔學生”也應該處理成“...except one of German origin, the rest five were all of Asian origin”。

1999年專八考試試題中也出現(xiàn)了類似的句子“現(xiàn)今180萬溫哥華居民中,有一半不是本地出生的,每4個居民中就有一個是亞洲人。25萬華人對溫哥華的經(jīng)濟轉(zhuǎn)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也應該根據(jù)以上的理由翻譯為:“Of the present 1.8 million residents Vancouver, half are not native, and one in every four is of Asian origin. The 250,000 Chinese have been playing a decisive role in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Vacouver.”

對于政論文章的翻譯來說,一定政治意識的缺乏會造成錯誤的理解和表達。例如,“振興”、“統(tǒng)一”等,考慮到中國的歷史,我們應該將它們分別理解和表達為“revitalization”或“rejuvenation”和“reunification”。再例如“個體戶”、“國營企業(yè)”、“三資企業(yè)”、“計劃生育”等概念,要求翻譯時必須準確理解原意,然后在譯文中作適當?shù)谋磉_,因而需要同學們熟悉官方的翻譯法。從這個意義上說,政論翻譯,尤其在譯名問題上,涉及到繼承傳統(tǒng)譯名的情況比較多,因此我們應該多讀一些國內(nèi)的外文刊物,如《中國日報》、《北京周報》、《人民日報》(海外英文版)等,增強政治意識,統(tǒng)一翻譯口徑,這樣才能夠把漢譯英做好。

希望廣大考生在備考過程中盡量杜絕此類錯誤,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最后,祝大家2014年英語專八考試順利通過!

聲明:滬江網(wǎng)高度重視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發(fā)布的信息包含有侵犯其著作權(quán)的鏈接內(nèi)容時,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做相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