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單詞的科學方法
正常的記憶單詞順序應該是這樣:
1) 開始閱讀一篇文章;
2) 隨手把遇到的生詞、詞組從詞典里查出相應的釋義并記錄下來;
3) 遇到?jīng)]有生詞卻依然讀不懂的句子,那就去查查語法書以及其它的一些工具書;
4) 閱讀完畢之后,隔一段時間去復習曾經(jīng)閱讀過的文章;
5) 為了復習最后階段的方便,把依然記憶不夠深刻的單詞制作一個列表,反復瀏覽直至徹底記住為止。
關于教育,有一句所謂“老生常談”說的是“不能還不會走呢就想跑”??墒?,基于種種原因,人們總是有意無意地忽略這種真知灼見——我猜也許是因為道理太過明顯,而又被重復的太多,乃至于每個人都對之太過熟悉,于是應了那句話:“熟悉產(chǎn)生輕視”。忽略前面的眾多過程,而只把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單獨拿出來,本質(zhì)上來看只不過是想偷懶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在作祟而已?!绕涫窃谀侵形尼屃x有可能要么不正確要么不完整的情況下。
很多單詞——越常用的單詞越是如此——不只一個意思,這即意味著說這些單詞在不同的語境之中就可能是不同的意思。如若脫離語境,單詞本身實際上沒有任何意義(當然,最基本的少數(shù)詞匯可以孤立使用,比如:“Stop!”、“Go!”、“Fuck!”、“Darling!”、“Wonderful!”等等)。
一個比較夸張的例子是“Scale”這個單詞,在數(shù)學課上往往是“比例”的意思,也可能是“進位制”的意思;在物理課上可能是“刻度”的意思;在化學實驗室里,大抵上指的是“天平”;生物課上如果提到魚,那么應該是“魚鱗”的意思;如果在廚房里那么就是動詞“剝?nèi)ヴ~鱗”,或者是名詞“鍋垢”;如果在自家的倉房里提到這個詞,指的應該是“小梯子”;建筑學里提到的話也許是“銹跡”的意思;牙科醫(yī)生說出來這個詞指的通常是“牙垢”;眼科醫(yī)生說出來這個詞指的是“障眼物”;小說里遇到弄不好是動詞“不付錢便搭乘(如電車或火車)”;如果作者是澳大利亞人,弄不好是動詞“欺騙”的意思;如果是在講登山之類話題的文章里遇到,可能是動詞“攀登”的意思;如果文章是關于家具制作的,估計是“比例尺”的意思;如果是講音樂的文章里提到,大抵上是“音階”的意思;如果是經(jīng)濟學的文章里提到,往往是“規(guī)模”的意思;涉及勞動法的文章里提到,可能是“最低薪酬”……這樣一個單詞,在哪一本詞匯書里曾經(jīng)完整地收錄呢?事實上,想想就知道了,詞匯書要是把每個單詞都如此完整地收錄,那不就直接等于“抄襲”詞典了么?
所以說,絕大多數(shù)單詞必須依附于文本才能夠擁有具體的含義。拿我自己做例子:我是讀過關于鋼琴構造的文章才知道“felt”這個單詞可以作為名詞使用,是“毛氈”的意思(就是用來包敲擊琴弦的小鋼錘的那種材料);讀過關于大陸板塊以及火山形成的文章,才知道“fault”這個單詞的另外一個意思是“斷層”;讀過關于營養(yǎng)學的文章才知道“condition”還有“病痛”的含義;看過關于老千的電影,才知道“騙局”被他們成為“confidence”……
背單詞,一定要在特定的上下文語境中記憶,只有這樣才牢靠。脫離或者孤立于文本去背單詞,背下來也沒多大的用處。背單詞不用單詞造句,背單詞不看單詞的例句,背單詞不看單詞的用法,更有甚者,只背單詞堅決不看文章,這是怎樣愚蠢的心理在作怪?學習不能偷懶,現(xiàn)實的原因只不過是因為偷懶確實特別不劃算。并且偷懶的代價最終總是比不偷懶的代價高出許多。仔細想想吧,江湖上那句話從來都不是說著玩的——“出來混的,早晚要還的……”所以,我才經(jīng)常勸誡我的學生:“記住,偷懶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偷懶”。
想用上背熟的這些單詞,與外教輕松溝通嗎?》- 相關熱點:
- 英語學習資料
- 背單詞軟件
- 出國留學
- 英語單詞mp3下載
- 新概念英語第三冊學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