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前,參加一次朋友的聚會。期間,一位媽媽在席間不停地說起自己乖巧的孩子,其幸福、滿足的神態(tài)暴露無遺。我知道這位媽媽接近女強人,開辦了自己的公司,在管理上非常嚴格,有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當時我就想,她孩子的命,可能比較苦!

時過境遷,前不久等我出了《生活場景中的教子智慧》這本書后,這位朋友就問我為什么她上小學六年級的孩子,現在怎么這么不聽話,你說東她偏往西走,什么都要反著來。要知道,幾年前她女兒的乖巧是很出名的,誰見了都愛惜的不得了,老師、鄰居、朋友,個個羨慕地直說生了一個好孩子。孩子轉變這么大,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呢?參見《點評一位媽媽教育孩子方式4》。

從孩子的天性上來說,他們是活潑好動,對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挑戰(zhàn)一番。就算孩子性格溫順,但這也不代表他們沒有自己的想法。這些表現都說明孩子有極強的探索欲望,從中孩子能獲得大量的直接感知。所以,每當我聽說一個孩子是非常聽話的,從來不做家長不要做的事情,我心中就沉甸甸的。因為我知道,又一個孩子的天性被扼殺了!參見《教育的智慧是智慧的教育》。

從父母的角度來看,有一個聽話的孩子,其教養(yǎng)就會非?!笆⌒摹?,也不需要應對孩子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而孩子出現“叛逆”,許多家長根本不考慮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如果是自己錯了,就感覺自己沒有面子,而明明自己說的內容對,可孩子不聽時,往往不知道如何應對孩子的“反饋”。于是,不管什么樣,還是武力“鎮(zhèn)壓”省事,誰讓我是你爹媽!

與成人相比,孩子的力量微不足道,畢竟父母掌控的權利太大了。與此同時,父母往往會借著“愛”的名義來“保護”孩子,凡事都要求孩子按照我們所說的去做。當孩子出現所謂的“不聽話”,態(tài)度好一點家長,會說“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而某些更直接的家長,就喜歡給孩子上一頓“竹筍炒肉”了。可是,這樣的孩子,未來能有較強的競爭能力?參見《點評18招諧趣的<斗媽大全>》。

對孩子來說,他們充滿了活力和探索精神,在身體繼續(xù)發(fā)育的同時,大量吸收一切可以吸收的知識。所以,孩子作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總想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可孩子由于認知的問題,他們很難知道行為和后果的關系。當孩子行為與家長預期不同,家長不是出于安全考慮,就是根據正常思維邏輯和生活經驗推斷,擔心出現不好的結果,往往會阻止孩子。參見《父母要拋棄自己的思維慣性》。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盡管在小時候他們需要家長的細心照顧,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要有和我們一致的想法,孩子會思考,這是他們未來能走入社會,并能立住腳的根本因素。所以,家長所扮演的角色,不能是一個監(jiān)督者和法官,父母更像是一個法律制定者,只要是界線沒有提到的,都應該允許孩子去做,給他們充分的體驗和犯錯誤的權利。參見《想說服孩子就需要有說服力》。

對一個非?!奥犜挕钡暮⒆觼碚f,這說明孩子非常的敏感,能快速察覺父母的情緒狀態(tài),知道什么叫做“識時務者為俊杰”。某種程度說,這也是一種過度社會化和極度虛偽的結果,孩子要么知道怎么樣做能得到家長的贊許和獎勵,他們會違背自己的“心愿”去說和去做,要么孩子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不聽話會遭到訓斥、冷眼,甚至是皮肉之苦。

一個強勢的人,他們有著很強的控制欲望,所作所為都是想盡辦法讓對方“服從”。如果遇到孩子“不聽話”,強勢的人就害怕他們不被自己控制,于是,各種指責、抱怨、責罵就出現了,或不厭其煩的“講道理”,甚至會利用對方的同情心,采取訴苦的方式來逼迫孩子。這些在“愛”的名義各種行為,說白了不是為了孩子,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在的需要。參見《強勢母親會讓兒子沒有男子氣》。

所以,當一個青春期以前的孩子,遇到在生活中非常強勢的父母,或只會采取簡單粗暴方式進行教育的父母,可以說是非??蓱z的。孩子在反抗是無用的情況下,只能壓抑自己的真實需求,什么時候都采取一種被動和防守姿態(tài),一切都是為自己的爸爸媽媽去做,那怕是在學習上也是被動學習。其結果,孩子既不知道為什么做,也不知道為誰做。

但是,這種情況不是孩子發(fā)自內心的“聽話”,只是火山爆發(fā)前的寧靜。當孩子的所作所為,如果不是發(fā)自內心的主動,某種程度上必然帶有負面情緒,這些負面情緒找不到發(fā)泄的出口,就會慢慢在體內積存。等到有一天,正面情緒無法占主導地位,那控制孩子的只能是負面情緒,于是,孩子不是把戰(zhàn)火燒到父母,就是不敢表達而故意傷害自己。參見《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發(fā)展》。

因此,強勢父母雖然在孩子幼時利用各種手段,避免了各種“沖突”,但也完全失去了認同和傾聽,這必然使孩子也不會認同和傾聽他人,等到孩子需要和同伴交流的時候,很難合群和融入集體。所以,父母短時間的省事,其實是給孩子造成了無窮的麻煩,既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也無法獲得對錯誤的直接體驗和認知,將來必定會為孩子的行為后果買單。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他們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都得到了極大發(fā)展,開始通過事物的表現去思考本質,并學著從不同角度看問題,以逐步形成自己的觀點。于是,孩子們的批判性思維得到發(fā)展,如果此時家長依然保持強勢的話,孩子肯定會表現出“不聽話”,比如,頂嘴、爭論、反駁就會層出不窮,或是因為沒有“共同語言”而什么話都不和父母說。參見《擰孩子我問什么都閉嘴不答!》。

對孩子的聽話,并非只是聽從、服從家長或老師的話,真正的孩子聽話,是怎么把你認為孩子應該知道和掌握的東西,讓孩子聽到耳中和記住心里。在某種程度上,孩子的不聽話恰恰是他們成熟的表現,也是一種思考的能力。孩子早晚是要獨立的,難道父母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面對其他社會人,他們會迫于各種壓力去做一個“聽話”的人?

好,把話再扯回那位強勢媽媽身上,如果真遇到一個叛逆的青春期孩子,強勢的家長一定要給孩子一個相對自由的成長空間,在尊重、認同、接納的基礎上,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頭上,允許他們進行申辯和反駁的權利,以及滿足想獨立的心理。同時,盡可能保持孩子良好情緒下,耐心傾聽他們的話。父母一定要注意的是,此時基本上是在孩子獨立前,最后一次給家長修復親子關系的機會了,切莫再浪費了。(作者:井中月,一個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和育兒書籍《生活場景中的教子智慧》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