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還是先說一個在網(wǎng)絡上看到的老故事,看看大家有什么體會。大家看故事雖然輕松,但也需要從中發(fā)現(xiàn)你所需要的東西,比如兒童教育:

一位煩惱的婦人找到智者,說她正在為孩子的功課煩惱,智者說:“孩子的功課應該是孩子自己煩惱才對呀!”她說:“先生,你不知道,我的孩子考試第40名,可是這個班上只有40個學生?!敝钦唛_玩笑說:“如果我是你,我一定會很高興!”“為什么呢?”“因為你想想看,從今天開始,你的孩子不會再退步了,他絕不會落到第41名呀!”

婦人聽了展顏而笑,智者繼續(xù)說:“這就好像爬山一樣,你的孩子現(xiàn)在是山谷底部的人,惟一的路就是往上走,只要你停止煩惱,鼓勵他,陪他一起走,他會走出來的?!?/p>

過了不久,婦人打電話給智者道謝,她孩子的成績果然不斷上升。

最容易被人忽視的是,山谷的最低點正是山谷的起點,許多走進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來,是因為他們停止了雙腳,蹲在山谷里煩惱哭泣。退一步海闊天空,換一種思維,換一個角度或許是另一番境界。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這句話,但是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理解它的含義,能夠做到它。

故事我復述到這里,也就結束了。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么體會?我井中月想,許多人看完這個故事,體會可能比我還深,而且會有多種的體會。說到兒童教育方面,這個故事也是很有啟發(fā)的,比如,對于孩子成績的不理想,許多家長只看到不如人意的地方,可沒有想到停止自己的煩惱,看有什么辦法陪孩子一起成長。

考試,從其實質來說,只有檢測、記錄孩子每個階段的學習狀態(tài)和成果功能,而沒有排名和淘汰功能。對孩子進行考試,其核心是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并想辦法改進。如果老師單純把考試這個在教育中經常使用的工具,變成自己的職稱、收入和對孩子的排名,那就完全走偏了。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的潛在素質得到挖掘和發(fā)展,決不能是考什么就讓孩子學什么。參見《案例分析:孩子考試分數(shù)還是很重要的》。

每個父母都期望看到自己孩子能有好成績,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對孩子的排名來說,特別是低年級的少男少女,也要看孩子真實的情況的。比如,小學一年級考試,你們家孩子在全部倒數(shù)第一,這真的代表孩子實際情況或能力?答案一定是“未必”的!因為你的孩子是按照孩子的生理、心理發(fā)展來進行培養(yǎng),只不過沒有搶跑而已。參見《你帶著孩子搶跑,未來未必得第一!》。

面對不公平的競賽,雖然無法退出比賽,但家長依然是可以有所作為的。孩子遭受人生一次重大的“挫折”,在不知道真相以前,就以為自己不如其他的孩子,會影響到自信心和人格的發(fā)展。此時,家長就需要把真實情況告訴孩子,在認同、接納孩子的基礎上,要對孩子的努力進行鼓勵,不把責任推卸到孩子身上。相信孩子,也就是相信自己。參見《放權就意味著要相信孩子》。

另外,假設其他孩子也沒有搶跑,就算孩子排名最后,家長也要看孩子的分數(shù)值。比如,對小學一年級孩子來說,很可能考了95分,就已經是全班最后一名了!此時,父母就不能認同老師的排名(本來也是不應該這樣做),同樣認為孩子這樣的成績,也是值得驕傲的。因為孩子努力了,展示了自己的真實實力,相信孩子下次會更好!

當然,就像故事里面說的那樣,孩子的成績真的是不如人意。此時,對孩子已經發(fā)生的問題,不管孩子是否自己認識到,指望采用指責、訓斥、責罵等可以發(fā)泄父母心中“怨氣”的方式,或是采取物質收買、許諾等引誘方式,都不能實際解決孩子的問題。因為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說到背后的原因,除了個別孩子不用心以外,很可能是課程講的乏味或孩子真的遇到難點,比如學習方法不對。參見《案例分析:探究孩子學習不好的原因》。

可是,無論孩子是何種原因導致成績不理想,其實質都是需要幫助的表現(xiàn)。在孩子幼小的時候,父母在孩子遇到生活困難和挫折時,都會用心幫助他們,那為什么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問題,為什么不也去幫助他們?所以,家長要認同、接納孩子,要想到孩子目前雖然是在低谷,但也處于山谷的起點。只要大家都不氣餒而停止雙腳,用心觀察和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孩子必然會走出低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