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孔子”如何“周游列國”
白巖松:
其實針對孔子學院在美國遇到一股墻,現(xiàn)在當然是拆掉了,首先有一點,孔子學院在美國來興建是應美方比如說大學,包括相關的機構(gòu)來邀請建立的,其實從美國方面對于學漢語的要求是每天都在增長,我先舉一個例子,先不說美國,在日本日本按理說得到漢語教學和這種幫助應該比美國更容易一點,但是日本的大學一個負責人曾經(jīng)親口對我說,說我們這里學生要學漢語的太多了,但現(xiàn)在老師不夠,最后這個學校采用的什么方法,是抓鬮誰抓中了才能夠去學漢語。在美國奧巴馬的女兒在學漢語,facebook的創(chuàng)始人扎克伯格現(xiàn)在在學漢語,包括拜登家也有孩子在學漢語,同時美國和中方未來這種文化交流當中,5年10萬留學生美國人要到中國來學漢語,可見有的時候我們單方面會解讀成,我們希望更多的美國人學漢語,不對,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當他跟另外一個國家交往的時候,擁有這個國家的語言方面的人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建國初期的很長一段,當我們陸續(xù)打開跟很多國家的外交的大門的時候,我們當時就匱乏很多國家我們的外語人才的嚴重不足,因此學人家的語言有的時候也是自身非常重要的一種需求。
我們現(xiàn)在看一個圖,這個是孔子學院在全世界的分布圖,請注意這里說的孔子學院是包括課堂,因為課堂量是非常大的,在歐洲涉及到31個國家187所,非洲是19國26所,亞洲是31國112所,在美洲反而特別多,因為它包括了學院和課堂,美國孔子學院就81所,還有很多很多的課堂等等??吹竭@樣的局面的時候我們知道,經(jīng)過這些年的努力孔子學院和課堂發(fā)展的速度是很快,現(xiàn)在到了新的結(jié)點如何更好的發(fā)展,量可以了嗎,是不是到了做質(zhì)的地步,我們的速度是不是要調(diào)成更好,好放在前面又好又快還是怎么樣,接下來請教一位專家,北京大學的王岳川教授,多年對中國文化傳播給予了大量時間的研究。
王教授您好。
北京大學教授王岳川:
你好。 ?
白巖松:
首先一個問題,針對這次現(xiàn)在看來這個風波已經(jīng)過去了,孔子學院在美國遇到了無形的墻,現(xiàn)在拆掉了。但是我們應該思索一些什么,在對于孔子學院發(fā)展來說? ?
王岳川:
我覺得在一種文化進入另外一種文化的過程當中,必然會出現(xiàn)接納、排斥、整合、激蕩的過程,全世界除了中國的孔子學院之外,在東亞有日語學習中心在海外有幾百座,韓國的世宗學院在海外有幾百所,歐洲的德國歌德學院在全世界也分布很廣,為什么會對中國文化的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跟過去的文化冷戰(zhàn)的心理模式有一定的關系,當然我們自己的文化介入的時候也是要求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比如說印度的佛教進入中華大地,激蕩、整合從漢唐兩朝皆是如此,到了宋朝才三教相對比較和睦,所以中國文化向海外的輸出或者交流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給我們的提示就是我們做的比較單一,這個單一主要在輸出方式就是以孔子學院為主,還是在我們看來從幾個方面。
第一,國家來組織翻譯一些中國文化的“和為貴”的中國和諧精神的,中國強調(diào)是非戰(zhàn)爭的一種交流和睦相生的圖書,這樣的話向海外輸出。我舉一個例子,1985年日本向海外翻譯出版的1000本圖書,現(xiàn)在西方、歐洲和美國對日本文化的接納相對來說心情比較平和,我把翻譯圖書這種用英文閱讀的方式稱為“文化預熱”,通過預熱之后我們的孔子學院不斷教授中國的漢語和琴棋書畫。
第三條,琴、棋、書、畫很重要,因為文化外交是魅力外交,一種文化一定要有魅力,一定文化一定要有聽眾,一定要出高山流水的對話,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模式,就是中國的電視、電影,尤其是網(wǎng)絡電視要大量通過雙語的方式傳播中國文化,這樣一來那么我們中國的文化孔子學院就不會像今天西方突然感覺到有一種不安,突然有一種心里面有一種忐忑,這樣我相信多種輸出方式更加平和,更加多元。 ?
白巖松:
不妨解讀成兩部分,一個是由于它的需求可能對你的語言也產(chǎn)生更大的需求,因為經(jīng)濟的合作。另外一方面琴、棋、書、畫包括電影、電視,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很自然接納你這種的文化。 ?
王岳川:
對。 ?
白巖松:
好一會兒王教授,可能還會有問題向您咨詢。
接下來就要關注一下,不僅僅是孔子學院了,其實隨著中國GDP已經(jīng)融入世界整個這樣的速度,文化的這種交流以及文化的走出去,其實是我們回避不掉的命題。
- 相關熱點:
- 名詞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