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各大學面向內(nèi)地生源展開攻勢:獎學金漲了,招生數(shù)多了,工作機會多了。學子們明白了:清華、北大這樣老牌的金字招牌外,原還有另一條大學通羅馬———去香港念書。雖說,路比前寬了,多了;要走好,卻也不容易。為此,我們可以聽前輩們說說內(nèi)地高考生在香港求學、生活,求職的門道。

關鍵詞一:學費

Judia,香港大學四年級,普華永道INTERN,09年八月轉(zhuǎn)正。她是03屆高考生。

“當時,香港來內(nèi)地招生僅限于在高考前復旦、交大等名牌大學的高考咨詢會上?!盝udia說,香港大學連個學校代碼都沒有。

那一年,在父母支持下,Judia資料投遞(英文版?zhèn)€人簡介、學校推介、英語水平證明等等)、高考選拔、英語考試,通過層層篩選。最后,一通可視電話面試敲定了Judia去香港大學的資格。那一屆,香港大學在內(nèi)地只招了2人。

和以往不同的是,如今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參加內(nèi)地統(tǒng)招。香港大學內(nèi)地招生的接觸面再次拓寬,甚至名正言順地“登”上了一些考生高考志愿表的第一、第二志愿。因此,香港各所大學的高考分數(shù)線跟著水漲船高。去年,港大、港科大錄取分數(shù)線直逼北大、清華,躋身國內(nèi)“門檻”最高學校之列。

與此成正比的,是香港各大學看漲的學費。2004年當年,香港中文大學的學費是一學年4萬?,F(xiàn)在,香港大學的平均學費整個翻一番。

關鍵詞二:粵語

小晨是上海復旦大學04級學生。大一時,做為交換生,她到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系學習。剛到校,一切都很新鮮。逛了校園一圈,小晨有點擔心了,“我發(fā)覺,我聽不懂別人說話?!?/p>

不久,針對上課某一個話題,兩個同班同學互相說,點解,點解。這把小晨聽得一頭霧水。后來她悄悄問別人,才知道“點解”是粵語“為什么”的意思。

時間一長,小晨發(fā)現(xiàn),原來,香港當?shù)卮髮W,除課堂上是全講英語外,課后本地師生交流,都使用粵語。自然,“語言關”,成了擺在內(nèi)地學生面前的首個難題。

“剛開始肯定很痛苦,要嘗試著多和自己的師兄師姐們交流,”方同學說。相比小晨,方同學已是個資深的“新香港人”。2002年,她以人大交換生身份到嶺南大學學習,如今在香港工作且安家落戶。

不過。目前不少香港大學校會專門為內(nèi)地生開一個學期粵語課。每周兩節(jié)課,不計入學分。當然,還有不少留學生過來一起學習。

關鍵詞三:求學

剛開始,方同學的不習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香港的英文授課模式,“立體幾何、解析幾何……這些數(shù)學中的專用名詞,用英語該怎么表達?”

“第一年,英文書像磚頭一樣厚。我發(fā)現(xiàn),根本沒法背下來,每天都在那里痛苦地掙扎。判斷自己來香港是不是選擇失誤了?!狈酵瑢W說,不過,慢慢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不需要這么痛苦,有時看老師的PPT就可以了,找到了竅門就不會覺得太可怕。”

她說,其實,這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輕松。在香港,學習自由度并不大,反而有點像內(nèi)地的高中。除了課堂點名,老師把學生的功課盯得很緊,“不交作業(yè),老師還要罵人呢。”

另一方面,清華大學94級的小磊則說,香港大學的學風很自由。他本科畢業(yè)后,去香港大學,讀機械專業(yè)研究生?!跋愀鄣拇髮W思維方式很西式,你需要主動提問。抱著混日子的想法,在香港你會學不到東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