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大三應該怎么備考?考研初期這5大誤區(qū)萬萬不可入!
新的學期已經(jīng)到來,準大二/大三的同學要可要抓緊時間了,畢竟你距離考研已經(jīng)更近一步了!
備考初期一定要養(yǎng)成備考的好習慣,好的習慣是高效復習的基礎,下面我整理了5點備考誤區(qū),大家可千萬要注意!
?
誤區(qū)一:每一遍復習都把書從頭看到尾
其實第一遍復習的時候,可以把書從頭到尾過一遍,梳理一下整體的知識點,但是在第二遍、第三遍復習時就沒有這個必要了。在此我推薦“刪減法”,對于提高復習效率、避免復習枯燥有很大幫助。
其實“刪減法”很簡單,看書時候帶支筆,把自己原來就會的東西、重點、難點等分門別類地標注一下,等第二遍復習的時候,自己原來就會的就可以“刪掉”,略看甚至不看,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重難點上,同時繼續(xù)標注新的已經(jīng)很熟悉的內容和還需要第三遍強化的內容。這樣第三遍復習的時候,再把自己已經(jīng)會的內容“刪去”,看不熟悉的內容。
?
誤區(qū)二:搞“題海戰(zhàn)術”,橫掃幾千道選擇題
有同學喜歡看完書就開始掃題,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把選擇題掃完,做歷年真題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選擇題的正確率并不高。
?
其實政治和數(shù)學一樣,題海戰(zhàn)術是下下策。一道題代表一個甚至多個知識點,做題的目的不是為了“見多識廣”,而是通過做題揪出掌握不牢固的知識點,起到查缺補漏的效果。事實上,很多人碰上曾經(jīng)做過一遍的題,還是有可能做錯,這就是沒有“做精”的表現(xiàn)。
Tips:
建議大家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錯題和疑難題,這樣最后查缺補漏的時候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題是我會的,哪些題是我容易錯。這樣,就能有的放矢,重點關注,第三遍做題的時候就可以不用動筆,只要看看那些重點關注的題目就好了,這其實也是一種“刪減法”。
?
誤區(qū)三:目標散漫,抓不住要害
有的同學抓到哪一科就學哪一科,缺少系統(tǒng)的學習計劃,這樣的復習不可能有效果。
所以建議大家在備考初級就及時早制定計劃,規(guī)定好每一天的復習進度,嚴格按照預訂的時間,完成預訂的任務,一步一個腳印地復習。
一般而言,復習都要經(jīng)歷三個階段:基礎階段,強化階段,沖刺階段。每個階段的任務和重點各不相同。
以英語為例,基礎階段要以背單詞為中心;強化階段必須以專項練習為中心,堅持復習鞏固自己背過的單詞;最后沖刺階段返回真題,適當做模擬題,查漏補缺。
?
誤區(qū)四:重技巧,輕實戰(zhàn)鍛煉
做題技巧是把雙刃劍,比如在考研英語復習過程中,大家不能不重視技巧和答題方法,因為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可以提高解題的速度。
?
但另一方面,如果一味追求考試技巧,忽視了英文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則是不合算的。技巧是建立在扎實的英語基本功之上的,在提高基本能力的前提下學習答題技巧才是正確的選擇。
?
誤區(qū)五:易受干擾,顧此失彼
?
很多同學在復習過程中易受干擾,顧此失彼。比如,教材選擇不適宜,復習方法不得當;還有的同學會遇到很多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如政治、英語、數(shù)學難點如何突破等,有的同學只要發(fā)現(xiàn)自己有幾處知識點薄弱,便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彌補,并盡最大的努力解決這些問題。
面對如此多的問題和困難,一些考生亂了方寸,不知所措;有的考生沒有自己的主見,今天聽別人說這本書好,就去買這本,明天聽說那本書好,就去買那本。
?
在復習過程中,切忌頻繁換書!比如說單詞書,如果你買了一本,就堅定地從一而終。如果這本書真的有缺陷,可以把不足的地方記下來,在別的書上得到補充,但是其他的書一定是輔助的,這樣才能保證復習的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所以,考研復習必須制定一個嚴格的切合自己實際的學習計劃,并嚴格執(zhí)行。
?
看到這里,如果你覺得上面幾個誤區(qū)就是你現(xiàn)處的狀況,或者你還不知道備考初期正確的復習姿勢,那我們推薦你看這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