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入葬,與牛頓為鄰!世界名人都葬在哪? | 知名墓園大盤點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是一年踏青、祭祖和掃墓的時節(jié)。去年的清明盤點了詩歌英譯,今天給大家介紹幾個世界知名墓園和有代表性的墓志銘。
威斯敏斯特教堂
幾天前,斯蒂芬·霍金教授的葬禮在劍橋大學圣瑪麗教堂舉行,骨灰被安葬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與艾薩克·牛頓為鄰。
據(jù)外媒報道,繼英國演員勞倫斯·奧利弗1989年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后,霍金是首位被安葬于此的著名人物,也是80年來首次有科學家獲此殊榮。
↓勞倫斯·奧利弗和前妻費雯麗↓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通稱威斯敏斯特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意譯為西敏寺),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北岸。
它始建于公元960 年,自威廉一世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榮受加冕后,王室的加冕禮都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包括伊麗莎白女王在內(nèi)的英國歷朝歷代君王(除了愛德華五世和愛德華八世兩位外),都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登基,坐上王位;百年之后,也都長眠寺內(nèi)。
但這僅是威斯敏斯特頗具意義的部分原因,更讓它久負盛名的是這里埋葬著許多著名政治家、科學家、軍事家、文學家,丘吉爾、牛頓、達爾文、喬叟、斯賓塞、狄更斯、布朗寧、彌爾頓、拜倫、哈代等人都安息于此。
除此之外,“詩人角”還為莎士比亞、簡·奧斯汀、勃朗特三姐妹等沒有埋葬此處的文學家設立了紀念碑。
Geoffrey Chaucer
喬叟墓最初只有一塊鉛灰色的板子做紀念碑,1556年,詩人Nicholas Brigham為他建造了一座更壯觀的墓。
下面就是墓碑上的銘文:
'Of old the bard who struck the noblest strains
Great Geoffrey Chaucer, now this tomb retains.
If for the period of his life you call,
The signs are under that will note you all.
In the year of our Lord 1400, on the 25th day of October.
Death is the repose of cares.
N. Brigham charged himself with these in the name of the Muses
1556'
喬叟書寫了《坎特伯雷故事集》,并且是英國詩歌的奠基人;作為“英國詩歌之父”,他開辟了英國文學的新時代,莎士比亞等后來者是喬叟時代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的最大受益者。
網(wǎng)上盛傳的一段喬叟墓志銘里有這樣一句話:“我再也想不出精彩故事;即使他沒講過,他寫的書里一定有過?!闭\然如此。
William Shakespeare
莎士比亞在世界近代文化史上的影響之大,至今無法估量;他的紀念碑也是西敏寺里最豪華的一座。
莎士比亞的墓志銘寫著:
“好朋友們:看在耶穌的面子,別刨掘九泉下的一撮白骨。放過這坯黃土,您永得祝福;移動我的骸骨,必遭詛咒?!?/p>
Good friend, for Jesus' sake forebeare
To digg the dust enclosed heare;
?Bleste be the man that spares thes stones,
And curst be he that moves my bones
Thomas Hardy
托馬斯·哈代是英國詩人、小說家,代表作有《德伯家的苔絲》、《無名的裘德》、《還鄉(xiāng)》和《卡斯特橋市長》等。
在他逝后,哈代的骨灰安葬在西敏寺的詩人角,而他的心臟被安放在故鄉(xiāng)的斯丹斯福德墓園。
因此,他的墓碑上刻著這樣一行字:‘Here lies the heart of Thomas Hardy, O.M.’
海格特公墓
海格特公墓Highgate Cemetery坐落于英國倫敦的北部,由海格特公墓和西海格特公兩部分組成,被譽為世界上最漂亮的公墓之一。
馬克思及其家人就埋葬于東海格特公墓;此外,小說家喬治·艾略特的墓地也在這里。
Karl Heinrich Marx
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chǎn)階級的偉大導師、科學社會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社會學三巨頭之一,主要著作有《資本論》、《共產(chǎn)黨宣言》。
他是無產(chǎn)階級的精神領(lǐng)袖,是當代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先驅(qū),就連墓志銘也與此相關(guān):
先賢祠
先賢祠,法文名是Panthéon,源于希臘語,最初的含義是“所有的神”。這類的建筑,通常以供奉諸神而著稱。
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人修筑的雅典巴特農(nóng)神廟(Parthenon),便是供奉著這世上所有的神靈;意大利也有一座類似的建筑——萬神殿。
先賢祠 (le Panthéon)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qū),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紀念法國歷史名人的圣殿。
先賢祠內(nèi)安葬著伏爾泰、盧梭、維克多·雨果、愛彌爾·左拉、馬塞蘭·貝托洛、讓·饒勒斯、柏遼茲、安德烈·馬爾羅、居里夫婦和大仲馬等。
至今,共有72位對法蘭西做出非凡貢獻的人享有這一殊榮,其中僅有11位政治家。
Victor Hugo
維克多·雨果是法國作家,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被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1885年,雨果辭世,于潘德拉舉行國葬,葬于先賢祠。
Hugo's death from pneumonia on 22 May 1885, at the age of 83, generated intense national mourning.
他曾留下5句遺囑:
我給窮苦人留了5000法郎。我希望能用他們的靈車安葬(據(jù)說雨果想要一個窮苦人那樣的葬禮)。
我拒絕所有教堂的葬禮演說。我祈求人們的禱告。
我相信上帝。
Je donne cinquante mille francs aux pauvres. Je veux être enterré dans leur corbillard.
Je refuse l'oraison de toutes les églises. Je demande une prière à toutes les ames.
Je crois en Dieu.
拉雪茲神父公墓
拉雪茲神父公墓Père Lachaise Cemetery位于法國首府巴黎第20區(qū),建立于1804年,是法國巴黎市內(nèi)最大的墓地。
被埋葬在這里的是在過去200年中為法國做出貢獻的名人,有巴爾扎克、喬治·比才、王爾德、圣西門、弗雷德里克·肖邦等人。
它被人們譽為“杰出的露天喪葬藝術(shù)博物館”,是五場大戰(zhàn)爭的紀念地。
Oscar Wilde
奧斯卡·王爾德以其劇作、詩歌、童話和小說聞名,唯美主義代表人物,19世紀80年代美學運動的主力和90年代頹廢派運動的先驅(qū)。
雖然他不是法國人,卻在巴黎逝世,死后也葬在法國的公墓,他的墓志銘取自《瑞丁監(jiān)獄之歌》:
‘And alien tears will fill for him
Pity's long broken urn
For his mourners will be outcast men
And outcasts always mourn’
不過大家一致認為,比起這句話,印在墓碑上無數(shù)充滿愛意的紅唇似乎更搶眼。
萬國公墓
萬國公墓,位于上海市虹橋路1290號。初名薤露園,1914年建成,后更名為“薤露園萬國公墓“,指不受國籍、種族、姓氏等限制,中西人士皆可安葬的公共墓地。
曾有不少達官顯貴埋葬于此,魯迅、復旦大學創(chuàng)始人馬相伯等文化名人也安葬于此。
1956年10月14日,魯迅先生靈柩移葬到虹口公園新建墓地,1984年萬國公墓改為宋慶齡陵園,其名人墓區(qū)與外國人墓區(qū)對外仍稱萬國公墓。
阿靈頓國家公墓
阿靈頓國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坐落于美國弗吉尼亞州阿靈頓郡。
在美國有100多個國家公墓,阿靈頓國家公墓是最著名的,長眠在那里被視為安息者的光榮。
阿靈頓公墓與林肯紀念堂隔河相望,到20世紀90年代,總共有22.5萬人長眠于此,這里有戰(zhàn)爭中陣亡的士兵、在工作崗位上殉職的國家工作人員和對國家有杰出貢獻者。
John Fitzgerald Kennedy
約翰·肯尼迪是美國第35屆總統(tǒng),他在任時遇刺身亡,被認為是殉職,連同家人一起葬入阿靈頓國家公墓。
碑上刻著他的名言:
新圣女公墓
新圣女公墓Novodevichy Cemetery位于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郊野,是莫斯科最為著名的公墓,亦是歐洲三大公墓之一。
目前,這座公墓里共安葬了27000多名俄羅斯民族歷代的精英,包括歷史上著名的作家、劇作家、詩人、著名演員、政治領(lǐng)導人和科學家等,有普希金、契訶夫、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和舞蹈家烏蘭諾娃等人。
Alexander Sergeyevich Pushkin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是現(xiàn)代俄國文學的創(chuàng)始人,19世紀俄羅斯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xiàn)代標準俄語的創(chuàng)始人,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詩歌的太陽”、“青銅騎士”。
我們一定知道他那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普希金在創(chuàng)作活動上備受沙皇政府迫害,后來因一場決斗喪生。
By the autumn of 1836, Pushkin was falling into greater and greater debt and faced scandalous rumours that his wife had a love affair. On 4 November he sent a challenge to a duel for Georges d'Anthès (Dantes-Gekkern). The duel with d'Anthès took place on January 27 at the Black River. Pushkin was wounded in a hip and the bullet penetrated into the abdomen. Two days later, on January 29 (February 10) at 14:45 Pushkin died of peritonitis.
他的墓志銘是:這兒安葬著普希金和他年輕的繆斯,愛情和懶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他沒有做過什么善事,可在心靈上,卻實實在在是個好人。
維也納中央公墓
維也納中央公墓Zentralfriedhof坐落于維也納東南部的錫默靈區(qū),建立于1863年,為世界上最大的公墓之一,共有330000多個墓穴。
維也納中央公墓是維也納現(xiàn)存最大、最知名的墓地,在過去的百余年中埋葬了諸多知名人士,尤其是古典音樂藝術(shù)家,如舒伯特、貝多芬、布拉姆斯、勛伯格等。
Ludwig von Beethoven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是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被后世尊稱為“樂圣”、“交響樂之王”。
據(jù)說貝多芬在病榻上臨終之際說過:“鼓掌吧,朋友,喜劇結(jié)束了?!弊詈筮@句話后來被意大利作曲家列昂卡瓦諾用在他的作品《丑角》中,以結(jié)束那假戲真做的慘痛悲劇。
舒伯特是38位抬棺人之一。到了1888年,貝多芬的棺木被取出,并改葬至維也納中央公墓,舒伯特墓旁。
Beethoven's funeral procession on 29 March 1827 was attended by an estimated 20,000 Viennese citizens. Franz Schubert, who died the following year and was buried next to him, was one of the torchbearers.
除了墓園,墓志銘也是許多先人身后故事的一部分,它們或睿智或逗趣或感人,致敬生死。
本篇的最后,謹以部分墓志銘紀念那些離去的人,紀念我們生命中失去的,珍惜還一直擁有的。
海明威:Pardon me for not getting up.(恕我不起來了。)
葉芝:Cast a cold Eye/On life,on Death/Horseman,pass by(冷眼看生死,策馬過紅塵。)
司湯達: Il a vécu, il a écrit, il a aimé.(活過,寫過,愛過。)
蕭伯納:I Knew If I Stayed Around Long Enough Something Like This Would Happen!(我早就知道無論我活多久,這種事情還是一定會發(fā)生。)
菲茨杰拉德: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我們就這樣揚著船帆奮力前進,逆水行舟,而浪潮奔流不歇,不停地將我們推回到過去。)
濟慈: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 in Water.(此地長眠者,聲名水上書。)
- 相關(guān)熱點:
- 經(jīng)典英譯文賞析
- 看美劇練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