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二字,常用來形容有趣或可笑而又意味深長,感情色彩中性偏褒義,用來指某個人或某件事很有意思。

它是個外來詞,從英文humor/humour音譯而來。英文中的humor源于拉丁文,本義是“體液”,出自“醫(y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體液學說”。

*體液學說是最早的氣質(zhì)與體質(zhì)理論,為后來心理學中的“多血質(zhì)、粘液質(zhì)、抑郁質(zhì)、膽汁質(zhì)”奠定了基礎。

后來被英國戲劇家瓊生演化成有趣的表達意味,并在英語世界得到了廣泛傳播。而第一個將humor譯成中文的是國學大師王國維,他在1906年出版的《屈子文學之精神》中把humor音譯成“歐穆亞”,但沒有大范圍的普及。

直到1924年,林語堂在撰寫的文章中將humor譯作“幽默”,從那之后,這個漢譯名展現(xiàn)出了強勁的生命力,逐漸被大眾所接受,并且沿用至今。

其實,“幽默”作為漢語詞最早出現(xiàn)在屈原的《九章·懷沙》中:煦兮杳杳,
孔靜幽默
,這里的“幽默”表示寂靜無聲,與林語堂賦予它的新詞義大相徑庭。也因此,魯迅曾對將humor譯作幽默表示異議。

但林語堂對此的解釋是:

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諧趣必愈幽隱;而善于鑒賞幽默的人,其欣賞尤在于內(nèi)心靜默的理會,大有不可與外人道之滋味。與粗鄙的笑話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于寂靜無聲處讓人開懷,或許這才是幽默的最高境界,也是林語堂口中的大智慧。

那么,誰是你心中最具幽默感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