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接地氣中文詞匯 都有洋氣的英語出身
咖啡、披薩、沙發(fā)、沙龍、保齡球、芭蕾、比基尼……雖然單獨使用的時候已經(jīng)毫無違和感,但把這些詞匯放在一起,大家應該都能猜出,今天的主題就是外來詞啦!這些現(xiàn)代漢語中高頻出現(xiàn)的日常詞匯,其實都是從英語中“借”過來的,并且通過巧妙的音譯完美的融合到漢語當中。不過除了這些教科書式的外來詞,漢語中是不是還有一些隱藏的外來詞,完全接地氣到讓人意向不到呢?
答案當然是有啦??!英語君都給你們盤點出來惹~
?
[殺馬特]
——鎮(zhèn)樓之寶,喚醒你被支配的恐懼吧!
放在十年前,殺馬特這個style的流行程度,可以用讓初中生沉默,小學生流淚來形容。
雖然這個浮夸、濃妝艷抹還自詡為“貴族”的群體在國內(nèi)常常受到時尚界人士的鄙夷,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時尚和殺馬特兩個詞其實是同源的,都來自英文中的smart一詞(敲黑板了啊,可別一提smart就只知道“聰明”
要說起來,畢竟殺馬特這種風格,在歐美、日本流行之初,走的是視覺系路子,又高舉反叛大旗,風靡程度也相當可以,在當時確實,被認為是一種時尚吧……
?
[卡]
——藏得越深,越接地氣
把卡和英文單詞card聯(lián)系在一起其實并不難說通,其實仔細一想它好像也是按照音譯的基本玩法從英文中引進,用作“卡片”的意思啦~但為什么我們很少會提到在外來詞中提到“卡”字,而且一提起它是外來詞還會下意識的先驚訝,然后再作兩秒思考,才發(fā)現(xiàn)其中奧妙呢?
當然就是因為卡這個詞,已經(jīng)被“借”了太久,完全毫無痕跡的融入到了漢語之中,甚至還出現(xiàn)了不少引申詞!有學者認為,漢語里的“卡”字原本只有qia這一個讀音,ka這個讀音也是從它與英文單詞card被聯(lián)系起來之后才有的,后來又漸漸隨著使用和推廣,有了卡車、關(guān)卡這些詞,ka這個讀音也因此發(fā)揚光大啦~
藏的如此之深,還有了自己的“子孫后代”,“卡”字可以說是外來詞中的大魔王了
?
[血拼]
——愛買的人都有一樣的痛
把shopping翻譯成“血拼”的那位老師,不知道經(jīng)歷過多少慘絕人寰的剁手經(jīng)歷了。
Shopping本身在英語中雖然并沒有瘋狂購物,見啥買啥的含義,但經(jīng)過時代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姑娘們自己也都心知肚明了,shopping也常常伴有瘋狂消費的隱含義,用“血拼”這樣生動的翻譯來表現(xiàn)可怕的購物場面,實在是妙。
隨著“剁手黨”的壯大,“血拼”這個過氣網(wǎng)紅詞匯是不是還有機會回春一把呢……
?
[舒膚佳]
——一個肥皂的用心良苦
當英語君知道舒膚佳的英文名是Safeguard之后,每次再看到廣告里那個拿著武器跟細菌打架的藍色小衛(wèi)士,都要感嘆一下這個肥皂品牌用心良苦的推廣呀……
其實品牌的名稱翻譯很多都使用了巧妙的音譯方法,既達到了音譯,又體現(xiàn)了產(chǎn)品特色,像奔馳、星巴克、佳潔士、多芬這些品牌的翻譯,既傳神又到位。
?
[車厘子]
——都是櫻桃,憑什么你貴那么多
這種來自南美的可愛水果是不少人的心頭好,但也像其他的進口水果一樣,車厘子的價格并沒有它的外表和口味那么美麗……
如果在百度百科搜索車厘子,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自動被轉(zhuǎn)到了“櫻桃”的詞條。
當然了,因為“車厘子”本來就是cherry音譯而來的而已啊。兩者的區(qū)別基本和“士多啤梨”跟“草莓”的區(qū)別類似,只不過為了方便區(qū)分,南美進口來的cherry通常還是保留了車厘子這個舊譯名,并且,聽上去也高端的多。
我們山東大櫻桃還是不服。
?
[撲街]
——沒想到吧
如果前面幾個外來詞,大神們看到只會露出神秘微笑的話,撲街還沒讓您小小震驚一下,算我輸!
不懂廣東話的朋友但單從“撲街”兩個字里什么信息都get不到,但如果告訴你撲街其實來自poor guy這個詞組,眼前立刻又有一道靈光閃過了對不對!廣東話里類似的外來詞可以說數(shù)量驚人,什么多士?。?/span>cheese)、忌廉?。?/span>cream)、班戟啊(pancake)……英語君這個北方吃貨也只能列舉出這幾個烘焙小達人必學詞匯了,但撲街這個俚語早就已經(jīng)隨著港片的風行一起風靡全國了。它原本是指在鴉片戰(zhàn)爭之后被“洋人”控制的香港,那些辛苦打工的下層民眾被“洋人”稱作poor guy,而機智的香港人民則根據(jù)讀音把這句帶有侮辱意味的稱呼打趣的寫作“撲街”。
不過相比之下,帶有咒罵含義的狠話“撲街”,講出來比poor guy要酷的多了。
聲明:本文系滬江英語原創(chuàng)內(nèi)容,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妥之處,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