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聽力】淺談聽力的筆記方法(上)
執(zhí)教聽力課程多年,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在進行聽力理解活動時往往都會聽了后面部分忘了前面部分,處于似懂非懂的狀態(tài)。尤其是在新托福聽力中,由于聽前看不到任何題目,且聽力語段篇幅長、學術(shù)性強,加上錄音只放一遍,學生對于聽力的把握度及其正確率和其他三個單項相比是最低的。
長期以來,在聽力教學中我們都很關(guān)注“聽”本身,對于“寫”卻提得不多。筆者認為,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之一,正是與學生聽時沒有“寫”或者不知道如何“寫”有關(guān)。
“寫”指的是聽力理解過程中的筆記,它是聽、理解、表達的輔助工具,具有個性化、暫存性的特點。聽力筆記是記憶的延伸與輔助,但不是信息的文字化。筆記的作用在于:在記錄時幫助聽者集中注意,在使用時為聽者做出提示。聽力理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筆記的質(zhì)量。因此,專家提醒,無論從提高海外語言測試(諸如新托福、雅思等)的聽力成績,還是從培養(yǎng)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角度出發(fā),都有必要為多年學習英語的學生進行聽力筆記的訓練,為他們聽力能力的提高打好堅實的基礎(chǔ)。
根據(jù)心理語言學理論,人腦的記憶體系由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組成。短時記憶是一種操作性的暫時記憶;長時記憶屬于儲存性的永久記憶,相當于人們平時積累的知識、經(jīng)驗等。記憶是人腦的自然屬性,是一個心智正常者的天賦能力。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相同的記憶能力。
有學者認為:“在進行聽力理解活動中,特別是考試時的聽力理解活動,主要依賴的是短時記憶。短時記憶不僅因人而異,而且容量有限。根據(jù)我國心理學家的測試統(tǒng)計顯示,不同年齡的中國人,短時記憶的平均廣度是:平均一次能記住無連貫意義的漢字6個多一點,或者意義連貫的7個群組,每個群組可以是一個短語或一個句子。國外測定英語為母語的人,短時記憶的平均廣度是:字母7個,單音節(jié)字5個,10進位數(shù)8個。美國心理學家約翰·米勒(John Miller)提出,正常的單人短時記憶廣度的平均值是7±2個單位。一般認為,在語言理解中,言語信息可在短時記憶中保存約幾秒鐘,如不進行復述,就會在30秒內(nèi)喪失。由此可見,有限的短時記憶容量根本不能滿足人們傾聽和理解長篇大論的話語的需要。因此,記筆記就顯得十分重要?!?/p>
但又有學者指出:“英語聽力筆記要求英語學習者在聽講座或聽話語的同時,進行記錄。然后再回答相應的問題或者完成口譯任務。表面上看聽力筆記似乎是一心兩用的心理過程,首先是在聽的過程中做筆記,然后利用筆記來完成以所聽為內(nèi)容中心的書面填空,在這里筆記做得好與否,對于完成書面測試內(nèi)容將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于是有很多英語學習者,甚至是老師認為要著力于速記技巧、注意力集中和分配的訓練。這樣的觀點看似正確,但沒有觸及本質(zhì),否定了外語學習者大腦的記憶力和能動性作用。從本質(zhì)上分析,聽力筆記是一種運用英語學習者的記憶力,特別是長時記憶來解決問題的語言心理活動。解決問題的重點在于學習者對講座的內(nèi)容是否理解,并且在此基礎(chǔ)上形成的深刻有效的記憶。運用信息加工的術(shù)語講,記憶就是人腦對外界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存儲和提取的過程。完成聽力筆記任務的兩個步驟:首先是努力理解講座內(nèi)容,然后利用記憶中的信息完成填空或翻譯的任務。這些語言心理活動都屬于人腦對外界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存儲和提取的過程,所以聽力筆記的訓練重點在于對講座信息的長時記憶的培養(yǎng)和提高,而不是在于筆記記錄完成的情況?!?/p>
分析認為,聽力筆記應該是以強化短時記憶的方式(個性化的迅速記錄)達到提高長時記憶目的(理解大段話語內(nèi)容)的活動。